📋 Co-Working Online |社群規範(以下簡稱:CWO )


💼 固定服務項目


‍💻 共同線上工作|週一 ~ 週五|9:00-22:30 (每月=四週)

👫 互動交流時段|週四|20:00|講座、分享會、課程、工作坊(第四週的週四為工作時段,2025為特別加碼的理財課程)

💬 真人LINE群組|提問解惑、互助宣傳、趨勢分享、自組揪團

🌍 自由工作人脈|不同領域自由工作、數位遊牧者,增加合作機會

🧰 共享資源&空間|共享數位工具、Co-Living & Co-Working Space優惠

與特定合作單位有隨時異動之可能性,CWO保留隨時修改、終止變更本活動之權力

⏳ 會員週期與期限計算


  1. 會員方案週數
  2. 週數順延機制:若遇 CWO 公休,所購買週數將自動順延。
  3. 起訖時間說明

📆 請假規範


  1. 資深同事會員可請假
  2. 季會員與月體驗

💰 退費機制


  1. 季會員:若提前終止,退費計算為: -(價格 ÷ 3 × 剩餘月數 × 50%)- 手續費。
  2. 資深同事會員:若提前終止,退費計算為: -(價格 ÷ 6 × 剩餘月數 × 50%)- 手續費。
  3. 月體驗 / 單次活動
  4. **告知:**請於所退出月份的的前一週前提出(如:需於2026年1月想退費,1/5為起始日,請最晚於 2025/12/29 前告知),若超過時間則不得退費。

📤 到期後權限與續訂機制


  1. 會員到期後
  2. 自動續訂提醒

🚨 社群存續機制


  1. 人數未達標準時
  2. 會員滿 11 人以上

📌 購買任一方案即表示您同意此頁面所有CWO規範。

每月起訖日期表

2025年度

每月=四週 起始日 結束日(續訂日) 加入會員日
1月方案 2025/1/6 2025/2/2
2月方案 2025/2/3 2025/3/2
3月方案 2025/3/3 2025/3/30
清明節公休 2025/3/31 2025/4/6
4月方案 2025/4/7 2025/5/4
5月方案 2025/5/5 2025/6/1
6月方案 2025/6/2 2025/6/29
第二季公休 2025/6/30 2025/7/6
7月方案 2025/7/7 2025/8/3
8月方案 2025/8/4 2025/8/31 8/1
9月方案 2025/9/1 2025/9/28 9/29
第三季公休 2025/9/29 2025/10/5
10月方案 2025/10/6 2025/11/2 10/3
11月方案 2025/11/3 2025/11/30 10/31
12月方案 2025/12/1 2025/12/28 11/28
跨年公休 2025/12/29 2026/1/4

2026年度

每月=四週 起始日 結束日(續訂日) 加入會員日
1月方案 2026/1/5 2026/2/1 1/2
2月方案 2026/2/2 2026/3/1 1/30
3月方案 2026/3/2 2026/3/29 2/27
清明節公休 2026/3/30 2026/4/5
4月方案 2026/4/6 2026/5/3 4/3
5月方案 2026/5/4 2026/5/31 5/1
6月方案 2026/6/1 2026/6/28 5/29
第二季公休 2026/6/29 2026/7/5
7月方案 2026/7/6 2026/8/2 7/3
8月方案 2026/8/3 2026/8/30 7/31
9月方案 2026/8/31 2026/9/27 8/28
第三季公休 2026/9/28 2026/10/4
10月方案 2026/10/5 2026/11/1 10/2
11月方案 2026/11/2 2026/11/29 10/30
12月方案 2026/11/30 2026/12/27 11/27
跨年公休 2026/12/28 2027/1/3

📋 【CWO|專注工作時段規範】


以下規範旨在幫助大家培養穩定的工作節奏、自主性、自律、生產力、專注力, 提升彼此的責任感與儀式感,同時保留彈性與人性。讓 CWO 成為一個既溫暖又高效的自由者共同工作空間 💛


  1. 每週日 23:59 前,自由選定下週欲參與的工作時段(早班/午班/晚班皆可擇一或多選):
  2. 臨時請假或遲到規則
  3. 工作時段鼓勵機制
  4. 分享任務與人數眾多時的安排
  5. 分組機制說明
  6. 週末為休息日 ☕️:

<aside>

</aside>

🎯【CWO|互動交流時段規範】

CWO 的活動分為兩種類型,請依活動性質配合相對應規範:


🕸️ 網狀交流活動

(例:英文口說練習、跨界主題討論、年度復盤&計畫等)

這類活動設計為**「彼此賦能」的場域** - 每位參與者既是貢獻者(give),也是受益者(take)。因此我們重視真實互動、彼此回應與互相尊重的存在感,因此: